gaofeng8832891 发表于 2020-9-24 05:26:41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http://ppt.biiyy.com/d/file/bigpic/2020-04-26/01/01403931436.jpg
http://ppt.biiyy.com/d/file/bigpic/2020-04-26/01/01404031437.jpg
http://ppt.biiyy.com/d/file/bigpic/2020-04-26/01/01404031438.jpg
http://ppt.biiyy.com/d/file/bigpic/2020-04-26/01/01404131439.jpg
http://ppt.biiyy.com/d/file/bigpic/2020-04-26/01/01404131440.jpg
http://ppt.biiyy.com/d/file/bigpic/2020-04-26/01/01404231441.jpg
http://ppt.biiyy.com/d/file/bigpic/2020-04-26/01/01404231444.jpg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2.学生必做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核心素养
1.变化观念:认识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建立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基于物质的量浓度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物质的化学变化。
3.科学探究:选择常见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二部分内容:知识点1  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单位体积1________中所含2________的物质的量,符号为3________。
2.表达式
cB=nBV,cB=NBNAV=mBMBV。
3.单位
常用单位是4________或5________。
重难点拨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根据定义式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1)推导过程
设溶液体积为1 L,溶液密度为ρ g?m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
则由c=nV=1 L×1 000 mL?L-1×ρ g?mL-1×wM g?mol-11 L=1 000ρwM mol?L-1。
(2)结论:c=1 000ρwM mol?L-1(ρ的单位为g?mL-1或g?cm-3)。
3.溶液稀释的计算
(1)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2)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3)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
活学活用
1.判断正误
(1)浓度为1 mol?L-1的NaCl溶液的含义是1 L水中含有1 mol NaCl。(  )
(2)10 mL 0.1 mol?L-1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
(3)30 mL 0.1 mol?L-1NaCl溶液与10 mL 0.3 mol?L-1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
(4)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溶于同等体积的水中,待冷却至室温后所形成的NaOH溶液浓度相同(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2.(2019?宿迁高一期末)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小的是(  )
A.25 mL 1 mol?L-1 AlCl3溶液
B.30 mL 3 mol?L-1 KCl 溶液
C.20 mL 2 mol?L-1 MgCl2溶液
D.30 mL 2 mol?L-1 NaCl溶液
3.如图是某校化学实验室中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硫酸 化学纯(CP)(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mL-1
质量分数:98%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
B.100 mL该硫酸溶液的质量是184 g
C.硫酸的摩尔质量与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相同
D.取该硫酸62.5 mL稀释至250 mL,得到稀硫酸的浓度为4.6 mol?L-1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三部分内容:知识点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实验目的:配制0.1 L 0.4 mol?L-1的NaCl溶液。
2.实验原理:cB=nBV=mBMB?V
3.实验仪器与步骤
(1)容量瓶
①结构: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 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②标识:1__________、2__________和刻度线③规格:100 mL、250 mL、3__________ 、4__________等④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⑤注意: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
(2)步骤
重难点拨
1.容量瓶的使用
(1)容量瓶的使用“五忌”
一忌用容量瓶溶解固体;
二忌用容量瓶稀释浓溶液;
三忌给容量瓶加热;
四忌把容量瓶当作反应容器;
五忌用容量瓶长期存放溶液。
(2)选择容量瓶的原则
选择容量瓶遵循“大而近”原则: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因为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配制溶液时要根据溶液的体积选择匹配的容量瓶。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1)原理依据——公式法
cB=nBV=mBMB?V,cB的误差取决于mB和V的值是否准确。
(2)误差分析(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活学活用
1.判断正误
(1)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 NaCl固体配制0.1 mol?L-1的NaCl溶液。(  )
(2)容量瓶可以配制任何体积的溶液。(  )
(3)容量瓶在使用前应先检验是否漏水。(  )
(4)容量瓶使用前不用干燥。(  )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时可以用胶头滴管吸出过量的水的方式进行弥补。(  )
2.(2019?深圳高级中学高一期末)欲配制100 mL 1.0 mol/L Na2SO4溶液,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将14.2 g Na2SO4溶于100 mL水中
B.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C.将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加80 mL蒸馏水稀释
D.将14.2 g Na2SO4溶于85.8 g蒸馏水中
3.(2019?唐山高一期中)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的有关内容。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1的稀盐酸,需要量取上述________mL浓盐酸进行配制。
4.(2019?阜阳第三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将24.4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
(2)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4)将取出的10 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四部分内容:合格考训练
1.在物质的量浓度公式c=nV中,n指的是(  )
A.溶液的物质的量        B.溶质的物质的量
C.溶剂的物质的量        D.物质的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 g NaOH溶于水所得1 L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
B.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Na+的浓度为1 mol?L-1
C.从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0.1 L溶液,则NaCl的浓度变为0.01 mol?L-1
D.1 L 0.2 mol?L-1的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0.2mol
3.1 L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 mol Na+、0.25 mol Mg2+、0.4 mol Cl-,则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5 mol/L B.0.3 mol/L
C.0.1 mol/L D.0.5 mol/L
4.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
①NaOH固体放在纸上进行称量
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③NaOH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转入容量瓶中
... ... ...
关键词: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免费下载,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下载,认识化学科学PPT下载,物质的量浓度PPT下载,.PPT格式;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下载地址:
         
      
      
                  [*] 高速下载地址:① 电信下载   ② 移动下载   ③ 网通下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