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奇小编 发表于 2020-7-26 20:52:43

[图文]毛泽东身边神秘人物:出身书香门第的外交部之"王"王海容


          毛泽东与王海容
          说起她,如今50岁左右的人也许都不会感到陌生。谁也不会忘记,在那"轰轰烈烈"的年代里,人们几乎每天都可以从报纸的头版上和电视的黄金时段见到毛主席身边的她。一头齐耳短发,乌黑发亮,一副学生时代戴惯了的白边眼镜,别致地装饰在小巧玲珑的鼻梁上;白净娟秀的脸颊,生动红润的双唇,总是挂着浅浅的微笑。她的年轻与风度,她的显赫的身份,她的神秘,使她一时名扬海内,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她就是王海容。
          "正门"进,"后门"出
          王海容出身于一个知书识礼的书香门第。她的祖父王季范,是一个比较有名望的无党派知识分子,50年代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参事,后来又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他对王海容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王季范与毛泽东的亲缘关系,使王海容得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并得以"飞黄腾达"。王海容的母亲,叫肖凤林,也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王海容对母亲很孝敬,后来一直跟母亲生活在一起。
          王海容小时候曾有过其他的名字,"海容"这个名字,有说是她祖父给她起的,也有说是毛泽东为她改的。问她究竟如何,她笑笑说:"是的,是我爷爷给起的。"海容二字乃是取自古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由此可见,王家希望这个女儿,要胸怀四海,博学广闻。
          王海容于1960年秋考入北京师范学院。王海容读的专业是俄语系,按学校的教学方向,她将来毕业后是要去当中学俄语老师的。但是,王海容毕业后,却没有当过一天老师。她入学时没有走"后门",毕业分配时却走了个大"后门"。
          王海容考入北京师范学院后,一开始就另有一番抱负。她并不满足于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这些知识。她涉猎很广,除了她的专业外,她对哲学、文学、数学,甚至军事,都有浓厚的兴趣。即使是语言,除了俄语外,她对英语、法语、德语,也都拼命地学习。这为她后来"跳龙门"进入外交部工作,打下了较好的语言基础。
          毕业以后,绝大多数的同学分配到中小学当老师去了,王海容则青云直上,这就使得她的同龄人更没有勇气敢于攀附她这个高枝了。这也许是造成王海容至今仍是单身的原因之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文]毛泽东身边神秘人物:出身书香门第的外交部之"王"王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