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奇小编 发表于 2020-7-26 19:39:48

《观刈麦》白居易诗词的内容、翻译及赏析

《观刈麦》白居易描写了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的情景,从侧面看出白居易忧民思想,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下面我们来看看你《观刈麦》白居易诗词的内容,《观刈麦》白居易诗词的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观刈麦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观刈麦》白居易诗词的内容、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