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2-1-25 22:05:58

【原】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三0)——大包穴

我们来看脾经的最后一个穴位,大包穴。我们在找大包穴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找心经的极泉穴,极泉穴很好找,就在位于腋窝顶点,极泉穴都找不到,那就不用学针灸了。
极泉穴下三寸是足少阳胆经的渊腋穴,从渊腋穴往下三寸就是大包穴,见下图: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2/01/25/22/gi1nyzrn2c0.jpg
http://www.360doc.com/pubimage.360doc.com/edit/uedit//spacer.gif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2/01/25/22/rxzj432bg3u.jpg
极泉下六寸就是大包穴,大包穴是脾的大络穴,总统全身的大络,全身的络都归大包在管。因为经与经之间都络,所以,才会有表里现象的出现,经和脏也有络,脏腑与脏腑之间交接也有络,所以,络是布满全身的,主干道是经,次要的是络,所以的络都是大包穴在管。
大包穴是脾之大络,所谓络就是联络的意思,脏腑之间不协调的时候,就可以用大包穴让脏腑之间协调,所以,大包穴是一个很常用的穴道,阴经和阳经的络都是大包在管。
脾脏之所以能管理五脏,能把各自的营养疏布到各个脏腑,就是因为有大包穴,大包穴管理全身所有的络。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胃,经过小肠吸收以后,把营养送给脾脏,脾脏因为有大包穴管理全身所有的络,所以,把营养分成了五种颜色,由大包穴分别把五种颜色送到个脏腑,把青色的营养送给肝脏,红色的营养送给心脏,白色的营养送给肺脏,黑色的营养送给肾脏,黄色的营养留给脾脏,脾主肌肉,所以,黄色的营养就进入到肌肉。
有一天,一个人的脸上出现黄色,那么西医说是黄疸,中医不这样认为,中医认为是肝胆出了问题,肝木克到脾土,黄色的营养本来要归脾土,结果被肝木顶到了,黄色的营养脾脏不能受纳,于是多余的黄色营养就跑到肌肉里,跑到脸上来了,肝有问题顶到了脾胃,而脸色发黄,看起来就是黄色。如果看到黑色,那就肾脏的问题,依此类推。
中医把虚实又下了一个定义,凡是绷紧的都是实,松开来的都虚。实症的时候很紧,虚症的时候很松。病人手一拿起来就掉下去,松驰的时候是虚证。
大包穴虚证,实证都可以在这里治,例如像中风的病人,手不能拉平,可以找大包穴,手不能握拳,还是可以找大包穴,所以,大包穴过与不及都可以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三0)——大包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