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10-11 17:37:40

【原】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悟读【406】

敬其事在先,后其食在后。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10/11/17/31pnmlvjdoa.jpg
《论语》第十五篇第三十七章:

【原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译文】
孔子说:““事君之道,先当敬守职事,把食禄之心放在后。”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10/11/17/wam1fhps1sy.jpg
【悟读】
敬天敬地须敬业,得时得位方得成。本章夫子谈到的是事君之道,主张“尽职为先,食禄为后”。表面上看是谈论做事和受益的先后问题,其实强调的还是一个心的问题。
“心在哪里,责任就在哪里”。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无论团队,抑或独立个体,皆须常常问一问“责任心”一词。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生而为人,责任心可谓无处不在。没有了责任心,往大了说,就没有社会之稳定和国家之繁荣;往小了说,就会胸无大志一事无成,徒留一身皮囊游走于世间。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10/11/17/o3qclqibnyv.jpg
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个“大我和小我”的问题。大我之人,心怀天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我之人,唯我为上,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敬守职事”,应该是一个生活的原则性问题。其一,对上须恭敬忠诚;其二,对于自己的职位要恭敬忠诚;其三,一定为事情服务,把事情做好。
本章夫子所言敬业精神,至今依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它要求我们:第一,打铁还要自身硬,一个人须有过硬的实力和能力;第二,要有优良的职业操守和服务精神,即正确的三观;其三,才是考虑俸禄即生活方面的问题。讨价还价,斤斤计较,既非君子之风,更非仁者之风。
山不问结果,仍然傲然挺立,高耸入天;
河不问结果,仍然奔流到海,不舍昼夜。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是曾国藩一生奉行之箴言,也是杰出人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生命情怀。
一味的期待丰收,一个人只会“亚历山大”,徒增苦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悟读【406】